客家论坛_客家人社区-走进客家了解客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057|回复: 0

[客家习俗] 客家人过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8 18: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冬至是阴历二十四个节气之一,正是冬季之中。中国古代对冬至节非常重视,而且有头贺的习惯。《后汉书》云:"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气,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汉书》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升,是个吉日,值得庆贺。至今在一些地区还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客家人称冬至为"冬节"、"亚节"。
  冬至这天,在客家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广东客家地区,冬至之日,县城多祭祀祠堂。如兴宁县城祭祀祠堂热闹非凡,有歌曰:"月尾冬至节,祠堂多景色,一姓人都齐,猪羊来祭设,虽无祠堂份,去看也做得。他日发了财,主祭我做得。"这天,客家人家家做糯米糕,"叛丸",杀鸡祭祖敬神,一家团聚,俗称"添岁"。广东客家话"丸"与"圆"同音,"鸡"与"佳"同音,因此,有"团圆"、"佳好"之意。有趣的是,赣南地区客家人"冬至"扫墓祭祖如同清明节。而闽西客家人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总是做一些应时食品,如糯米糍粑等来庆贺这个节日。还蒸晒干粮、芋干、饭皮,并堆米屑收藏,称"冬屑"。长汀人称为"冬年"。此时,农民当年收成已毕,为庆丰收,家家欢宴,进服补药和滋补食物。主要是猪蹄炖当归、五加皮、熟地、党参之类或公鸡炖补药,还有吃狗肉等。
  我的家乡是地处闽西北部的客家祖地宁化县治平乡。家乡流传着这样的民谚:"冬至至长长也短,夏至至短短也长。"冬至日是一年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这天主要有二俗。其一,进补。乡民人认为冬至是最佳的进补时令,此日进补最有效用。乡民们进补首选的是狗肉。他们普遍认为狗肉最补,具有较高的食疗和药用价值。对于山高水冷,相对缺医少药的山区的客家人来讲,狗肉确实有不少的诱惑力。家乡有"小狗补肾、中狗补血、老狗去风湿"的说法。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认为狗肉美味可口,不管怎样烹制都清香扑鼻,令人飘飘欲仙,食欲大开。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之说。因此,冬至这天,乡民大都买小狗宰杀,用狗肉配一些如当归、党参、熟地、黄芪、人参等补血补气的中药煨或清炖后食用,且须早晨起来服用。也有一些乡民取猪蹄、公鸡等配补药炖食。其二,酿米酒、制腊味等。家乡人认为冬至以后至立春的水,是冬水。冬水所做的食物可保存较长时间不易变质,做的豆腐乳不易生虫。所以,冬至这天大都洗坛炊米酿米酒,杀鸡宰鸭制腊味,浸豆磨豆做豆腐乳,摘菜洗净腌菜干等。家庭主妇忙里忙外好不热闹,整个山村到处洋溢着过冬至的热闹气氛。
  (连允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