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长风 于 2012-7-21 23:20 编辑
中国客家博物馆,原名为黄遵宪纪念馆,位于广东梅州,是国内唯一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代表客家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场所,是中华汉民族诸多民系中唯一的民系文化专题博物馆。
创办历史
2008年4月8日,广东客家博物馆经过三年的精心筹建,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
200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广东省人民政府申报事项,将“广东客家博物馆”冠名为“中国客家博物馆”。
展区介绍
投资1.3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博物馆,以全球大客家的角度,以“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五部分,主题展览《客家人》。多角度诠释全球客家历史,深层次展陈客家民俗,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客家博物馆。自2008年开馆以来,前来参观的海内外嘉宾、学者、游客达三十多万人次。其所收藏、展示的客家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正日益激发着全球客家人的思乡情结,吸引着全球客家人回乡寻根问祖。
博物馆的意义
梅州是客家民系最终形成地和最大聚居地之一,是全国唯一的纯客家地级市。在世界客属第十二届恳亲大会上,梅州被尊为“世界客都”,成为维系全球客家人情感认同和文化根基的精神家园。中国客家博物馆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客家历史文化,构建了全球客家人寻根问祖和文化交流的平台。从洪秀全到孙中山,从罗芳伯到丁日昌,从“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黄遵宪到“总在关键时刻起关键作用”的开国元帅叶剑英,一代又一代的客家英杰,引领了民族解放和历史发展的潮流,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客家民俗亦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以中原古汉语为基础的客家话,是我国汉语八大方言之一;梅州山区百姓的家传服饰仍有汉唐遗风:优美隽永的客家山歌蜚声海内外;独具魅力、古朴典雅的客家围楼、围龙屋等特色民居,堪称我国民宅建筑之瑰宝。
经国家文博专家们考证,其是国内唯一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代表客家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场所,是中华汉民族诸多民系中唯一的民系文化专题博物馆。馆刊《客家文博》是国内唯一的专题性挖掘、整理、研究客家历史文物及客家民俗文物的学术刊物。
客家博物馆(1)
客家博物馆(2)
客家博物馆(3)
客家博物馆(4)
客家博物馆(5)
客家博物馆(6)
客家博物馆(7)
客家博物馆(8)
客家博物馆(9)
客家博物馆(10)
客家博物馆(11)
客家博物馆(12)
客家博物馆(13)
客家博物馆(14)
客家博物馆(15)
客家博物馆(16)
客家博物馆(17)
客家博物馆(18)
客家博物馆(19)
客家博物馆(20)
客家博物馆(21)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